加强《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项目参考表》学习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1-07 15:51:54
       
     评建办结合教育部职成司发文精神,把《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项目参考表》与数据平台对应项目进行了明细标注,各系部处室结合本部门工作实际,自行下载,加强学习。
附:

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项目参考表
诊断
项目
诊断要素 诊断点 影响因素参考提示 数据管理平台
相应编号
1 体系总体构架 1.1质量保证理念 质量目标与定位 学校发展目标定位是否科学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规格是否符合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是否符合学生全面发展要求;质量保证目标与学校发展目标、人才培养目标一致性、达成度。 1.3某年度招生计划;
7专业
7.1专业设置7.1.1开设专业(数据源)7.1.2 专业带头人7.1.3 专业负责人7.2课程设置(数据源)7.3职业资格证书与社会培训7.3.1职业资格证书7.3.2应届毕业生获证及社会培训7.4顶岗实习7.5产学合作7.6招生就业情况7.6.1招生7.6.2应届毕业生就业情况7.6.3上届毕业生就业情况
质量保证规划 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规划是否科学明晰、符合实际且具有可操作性;实际执行效果是否明显。 1.3某年度招生计划;
7专业
7.1专业设置7.1.1开设专业(数据源)7.1.2 专业带头人7.1.3 专业负责人7.2 课程设置(数据源)7.3 职业资格证书与社会培训7.3.1职业资格证书7.3.2应届毕业生获证及社会培训7.4顶岗实习7.5产学合作7.6招生就业情况7.6.1招生7.6.2应届毕业生就业情况7.6.3上届毕业生就业情况
质量文化建设 师生质量意识,对学校质量理念的认同度;质量保证全员参与程度;质量文化氛围;持续改进质量的制度设计是否科学有效,是否实现持续改进。 2.2 院校领导参与教学、联系学生
8教学管理与教学研究
8.1 教学与学生管理文件8.2 专职教学管理人员基本情况8.3 专职学生管理人员基本情况8.4 专职招生就业指导人员基本情况8.5专职督导人员基本情况8.6专职教学研究人员基本情况8.7评教情况8.8奖助学情况8.9重大制度创新
1.2组织构架 质量保证机构与分工 学校、院系各层面质量保证机构、岗位设置是否科学合理,分工与职责权限是否明确。 8教学管理与教学研究
8.1教学与学生管理文件8.2专职教学管理人员基本情况8.3专职学生管理人员基本情况
8.4专职招生就业指导人员基本情况8.5专职督导人员基本情况8.6专职教学研究人员基本情况8.7评教情况8.8奖助学情况8.9重大制度创新
质量保证队伍 质量保证队伍建设是否符合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规划要求;人员配备是否符合岗位职责要求;对质量保证机构、人员是否有考核标准与考核制度;考核机制是否严格规范;能否实现持续改进。 8.2专职教学管理人员基本情况
8.6专职教学研究人员基本情况
1.3制度构架 质量保证制度 学校、院系、专业、课程、教师、学生层面的质量保证制度是否具有系统性、完整性与可操作性。 8.1教学与学生管理文件
执行与改进 质量保证制度落实情况与改进措施是否具体务实;质量保证制度是否不断改进和完善;是否定期发布质量年度报告,质量年度报告结构是否规范、数据是否准确;院(系)、专业自我诊改是否已成常态。 8.7评教情况
1.4信息系统 信息采集与管理 是否重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建设;人财物是否有保障,管理是否到位,运行是否良好;是否建立信息采集与平台管理工作制度,数据采集是否实时、准确、完整。 3.4信息化建设情况
8.1教学与学生管理文件
信息应用 是否运用平台进行日常管理和教学质量过程监控,各级用户是否定期开展数据分析,形成常态化的信息反馈诊断分析与改进机制。
 
3.4信息化建设情况
2 专业质量保证 2.1专业建设规划 规划制定与实施 专业建设规划是否符合学校发展实际,是否可行;规划实施情况如何,专业机构是否不断优化。 1.3某年度招生计划;
7专业
7.1专业设置7.1.1开设专业(数据源)7.1.2 专业带头人7.1.3 专业负责人7.2课程设置(数据源)7.3职业资格证书与社会培训7.3.1职业资格证书7.3.2应届毕业生获证及社会培训7.4顶岗实习7.5产学合作7.6招生就业情况7.6.1招生7.6.2应届毕业生就业情况7.6.3上届毕业生就业情况
9.2就业率(自动汇总)
目标与标准 有无明确的专业建设目标和标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否规范、科学、先进并不断优化。 7.1专业设置7.1.1开设专业(数据源)7.1.2 专业带头人7.1.3 专业负责人7.3职业资格证书与社会培训7.3.1职业资格证书7.3.2应届毕业生获证及社会培训7.4顶岗实习
条件保障 新增专业设置程序是否规范;专业建设条件(经费、师资、实验实训条件)是否有明确的保障措施。 3.4信息化建设情况
4实践教学条件4.1校内实践基地4.3职业技能鉴定机构4.2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5办学经费5.1经费收入5.2 经费支出
6 师资队伍
6.1 校内专任教师6.1.1校内专任教师基本情况(数据源)6.1.2校内专任教师授课及教学工作量情况6.1.2.1校内专任教师授课情况6.1.2.2校内专任教师教学工作量6.1.3校内专任教师其他情况6.2 校内兼课人员6.2.1 校内兼课人员基本情况(数据源)6.2.2校内兼课教师授课及教学工作量情况6.2.2.1校内兼课人员授课情况6.2.2.2校内兼课人员教学工作量6.2.3校内兼课人员其他情况6.3校外兼职教师6.3.1校外兼职教师基本情况(数据源)6.3.2校外兼职教师授课及教学工作量情况6.3.2.1校外兼职教师授课情况6.3.2.2校外兼职教师教学工作量6.4校外兼课教师6.4.1校外兼课教师基本情况(数据源)6.4.2校外兼课教师授课及教学工作量情况6.4.2.1校外兼课教师授课情况6.4.2.2校外兼课教师教学工作量
7.4顶岗实习7.5产学合作
2.2专业诊改 诊改制度与运行 学校内部是否建立常态化的专业诊改机制;是否能够促成校内专业设置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 3.4信息化建设情况
8.1教学与学生管理文件8.7评教情况
9.1招生情况(自动汇总)9.2就业率(自动汇总)
诊改效果 诊改成效如何,人才培养质量是否不断提高;校企融合程度、专业服务社会能力是否不断提升;品牌(特色/重点)专业(群)建设成效、辐射影响力是否不断增强。 4实践教学条件4.1校内实践基地4.2校外实习实训基地4.3职业技能鉴定机构 
5办学经费5.1经费收入5.2 经费支出
6师资队伍
6.1校内专任教师6.1.1校内专任教师基本情况(数据源)6.1.2 校内专任教师授课及教学工作量情况6.1.2.1校内专任教师授课情况6.1.2.2校内专任教师教学工作量6.1.3校内专任教师其他情况6.2校内兼课人员6.2.1校内兼课人员基本情况(数据源)6.2.2校内兼课教师授课及教学工作量情况6.2.2.1校内兼课人员授课情况6.2.2.2校内兼课人员教学工作量6.2.3校内兼课人员其他情况6.3校外兼职教师6.3.1校外兼职教师基本情况(数据源)6.3.2校外兼职教师授课及教学工作量情况6.3.2.1校外兼职教师授课情况6.3.2.2校外兼职教师教学工作量6.4校外兼课教师6.4.1校外兼课教师基本情况(数据源)6.4.2校外兼课教师授课及教学工作量情况6.4.2.1校外兼课教师授课情况6.4.2.2校外兼课教师教学工作量
7专业
7.1专业设置    7.1.1开设专业(数据源)7.1.2专业带头人7.1.3专业负责人
7.2课程设置(数据源)7.3 职业资格证书与社会培训7.3.1 职业资格证书7.3.2 应届毕业生获证及社会培训7.4顶岗实习7.5 产学合作7.6招生就业情况7.6.1招生7.6.2应届毕业生就业情况7.6.3上届毕业生就业情况
9社会评价
9.1招生情况(自动汇总)9.2就业率(自动汇总)9.3社会(准)捐赠情况9.4就业单位与联系人9.5应届毕业生信息9.6质量工程9.7获奖情况9.7.1学生获奖情况9.7.2学校获奖情况9.7.3学生社团、红十字会获奖情况
外部诊断(评估)结论应用 是否积极参加外部专业诊断(或评估、认证);外部诊断(评估)结论是否得到有效应用,对学校自诊自改是否起到良好促进作用。 4实践教学条件4.1校内实践基地4.2校外实习实训基地4.3职业技能鉴定机构 
5办学经费5.1经费收入5.2 经费支出
6师资队伍
6.1校内专任教师6.1.1校内专任教师基本情况(数据源)6.1.2校内专任教师授课及教学工作量情况6.1.2.1校内专任教师授课情况6.1.2.2校内专任教师教学工作量6.1.3 校内专任教师其他情况6.2校内兼课人员6.2.1校内兼课人员基本情况(数据源)6.2.2校内兼课教师授课及教学工作量情况6.2.2.1 校内兼课人员授课情况6.2.2.2 校内兼课人员教学工作量6.2.3 校内兼课人员其他情况6.3校外兼职教师6.3.1校外兼职教师基本情况(数据源)6.3.2 校外兼职教师授课及教学工作量情况6.3.2.1校外兼职教师授课情况6.3.2.2校外兼职教师教学工作量6.4校外兼课教师6.4.1校外兼课教师基本情况(数据源)6.4.2校外兼课教师授课及教学工作量情况6.4.2.1校外兼课教师授课情况6.4.2.2校外兼课教师教学工作量
7专业
7.1专业设置    7.1.1开设专业(数据源)7.1.2专业带头人7.1.3专业负责人7.2课程设置(数据源)7.3职业资格证书与社会培训7.3.1 职业资格证书7.3.2 应届毕业生获证及社会培训7.4顶岗实习7.5 产学合作7.6招生就业情况7.6.1招生7.6.2应届毕业生就业情况7.6.3上届毕业生就业情况
9社会评价
9.1招生情况(自动汇总)9.2就业率(自动汇总)9.3社会(准)捐赠情况9.4就业单位与联系人9.5应届毕业生信息9.6质量工程9.7获奖情况9.7.1学生获奖情况9.7.2学校获奖情况9.7.3学生社团、红十字会获奖情况
2.3课程质量保证 课程建设规划 课程建设规划是否科学合理;是否具有可行性与可操作性。 7.2课程设置(数据源)
7.5产学合作
目标与标准 课程建设规划目标达成度;课程标准是否具备科学性、先进性、规范性与完备性。 7.2课程设置(数据源)
7.3职业资格证书与社会培训7.3.1职业资格证书7.3.2应届毕业生获证及社会培训
诊改制度实施与效果 校内是否开展对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的诊改,形成常态化的课程质量保证机制;是否对提高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产生明显的推进作用。 3.4信息化建设情况
7.2课程设置(数据源)
8.1教学与学生管理文件8.2专职教学管理人员基本情况8.5专职督导人员基本情况8.6专职教学研究人员基本情况8.7评教情况
3 师资质量保证 3.1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规划制定 学校、院系、专业等层面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的科学性、一致性和可行性;规划目标达成度。 6.1校内专任教师6.1.1 校内专任教师基本情况(数据源)6.1.2校内专任教师授课及教学工作量情况6.1.2.1 校内专任教师授课情况6.1.2.2校内专任教师教学工作量6.1.3 校内专任教师其他情况6.2校内兼课人员6.2.1校内兼课人员基本情况(数据源)6.2.2校内兼课教师授课及教学工作量情况6.2.2.1校内兼课人员授课情况6.2.2.2校内兼课人员教学工作量6.2.3校内兼课人员其他情况6.3校外兼职教师6.3.1校外兼职教师基本情况(数据源)6.3.2校外兼职教师授课及教学工作量情况6.3.2.1校外兼职教师授课情况6.3.2.2校外兼职教师教学工作量6.4校外兼课教师6.4.1校外兼课教师基本情况(数据源)6.4.2校外兼课教师授课及教学工作量情况6.4.2.1校外兼课教师授课情况6.4.2.2校外兼课教师教学工作量
实施保障 是否能为师资建设规划目标的实现提供必需的外部环境、组织管理、资源支撑、经费等保障。 5.2经费支出
7.1专业设置    7.1.1开设专业(数据源)7.1.2专业带头人7.1.3专业负责人7.2课程设置(数据源)
8.1教学与学生管理文件
3.2师资建设诊改工作 诊改制度 是否制定专兼职教师、专业带头人与骨干教师聘用资格标准;是否开展对师资队伍建设成效的诊改,形成常态化的师资质量保证机制。 6.1校内专任教师6.1.1校内专任教师基本情况(数据源)6.1.2校内专任教师授课及教学工作量情况6.1.2.1校内专任教师授课情况6.1.2.2校内专任教师教学工作量6.1.3校内专任教师其他情况6.2校内兼课人员6.2.1校内兼课人员基本情况(数据源)6.2.2校内兼课教师授课及教学工作量情况6.2.2.1校内兼课人员授课情况6.2.2.2校内兼课人员教学工作量6.2.3校内兼课人员其他情况6.3校外兼职教师6.3.1校外兼职教师基本情况(数据源)6.3.2校外兼职教师授课及教学工作量情况6.3.2.1校外兼职教师授课情况6.3.2.2校外兼职教师教学工作量6.4校外兼课教师6.4.1校外兼课教师基本情况(数据源)6.4.2校外兼课教师授课及教学工作量情况6.4.2.1校外兼课教师授课情况6.4.2.2校外兼课教师教学工作量
7.2课程设置(数据源)
实施效果 教师质量意识是否得到提升;教学改革主动性是否得到提高;师资队伍数量、结构、水平、稳定性、社会服务能力等是否得到持续改善;学生满意度是否得到持续提升。 6.1校内专任教师6.1.1校内专任教师基本情况(数据源)6.1.2校内专任教师授课及教学工作量情况6.1.2.1校内专任教师授课情况6.1.2.2校内专任教师教学工作量6.1.3校内专任教师其他情况6.2校内兼课人员6.2.1校内兼课人员基本情况(数据源)6.2.2校内兼课教师授课及教学工作量情况6.2.2.1校内兼课人员授课情况6.2.2.2校内兼课人员教学工作量6.2.3校内兼课人员其他情况6.3校外兼职教师6.3.1校外兼职教师基本情况(数据源)6.3.2校外兼职教师授课及教学工作量情况6.3.2.1校外兼职教师授课情况6.3.2.2校外兼职教师教学工作量6.4校外兼课教师6.4.1校外兼课教师基本情况(数据源)6.4.2校外兼课教师授课及教学工作量情况6.4.2.1校外兼课教师授课情况6.4.2.2校外兼课教师教学工作量
8.7评教情况
4 学生全面发展保证 4.1育人体系 育人规划 是否制定学生综合素质标准;学生素质教育方案制定是否科学,培养目标定位是否准确;是否因材施教,注重分类培养与分层教学;是否实施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加强创意、创新、创业教育。 5.2经费支出
8.3专职学生管理人员基本情况
8.4专职招生就业指导人员基本情况
诊改制度 是否实施对育人部门工作及效果的诊改。 8.1教学与学生管理文件
实施与效果 育人工作是否已形成常态化诊改机制;育人目标达成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主动学习积极性、职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是否得到提高。 2.2院校领导参与教学、联系学生
3基本办学条件3.1占地、建筑面积3.2馆藏图书资料3.3阅览室、多媒体教室、语音室、机房3.4信息化建设情况3.5固定资产
7.2课程设置(数据源)
9.2就业率(自动汇总)
4.2成长环境 安全与生活保障 是否实施对服务部门服务质量的诊改,并形成常态化安全与生活质量保证机制;学校安全设施是否不断完善;学生生活环境是否不断优化;学生诉求回应速度、学生满意度是否持续提高;意外事故率是否不断降低。  
特殊学生群体服务与资助 建立家庭困难学生、残障学生、少数民族学生等特殊学生生活保障管理运行机制情况;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体系与运行管理机制情况;能否为特殊学生群体提供必要的设施、人员、资金、文化等保障。 5.2经费支出
8.8奖助学情况
5 体系运行效果 5.1外部环境改进 政策环境 能否促进社会资源引入、共享渠道的拓展;政策环境是否利于学校的质量保证体系和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改进与完善。  
资源环境 是否能够促进校内办学资源的不断优化;学校资源环境能否促进质量保证体系和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改进与完善,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  
合作发展环境 学校自主诊改机制是否有利于政校合作、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的不断优化;合作发展的成效与作用是否不断呈现。 7.5产学合作
9.3社会(准)捐赠情况
5.2质量事故管控 管控制度 是否建立质量事故管控反馈机制,制定质量事故分类、分等的认定管理办法,对质量事故处理及时有效;是否建立学校、院系两级质量事故投诉受理机构,制定质量事故投诉、受理、反馈制度;是否定期开展质量事故自查自纠,形成质量事故管控常态化管理反馈机制。 8.1教学与学生管理文件
发生率及影响 学校质量事故的发生率、影响程度;处理安全事故、群体性事件的速度与能力;学校质量事故与投诉发生率是否逐年减少。  
预警机制 是否建立过程信息监测分析机制与质量事故预警制度;
是否有突发性安全事故、群体性事件应对工作预案;
是否有近三年质量事故分析报告及其反馈处理效果报告;
8.1教学与学生管理文件
5.3质量保证效果 规划体系建设及效果 各项规划是否完备、体系是否科学,实施是否顺利,目标达成度如何。  
标准体系建设及效果 专业、课程、师资、学生发展质量标准是否完备、先进、成体系;能否在诊改过程中不断调整优化;社会认可度如何。  
诊改机制建设及效果 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是否日趋完备;持续改进的机制是否呈常态化并步入良性循环,人才培养质量是否得到持续提升。  
5.4体系特色 学校质量保证体系特色 学校自身质量保证体系能否形成特色,应用效果好,并能发挥辐射与影响作用。  
 


Copyright 沧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5024443号-1
地址:河北省泊头市解放西路光明街150号  邮编:062150
http://www.btzyxy.com.cn  建议您使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